當前資訊!粵住粵好 | 同建筑機器人一起“造夢”
2022-08-12 15:38:50來源:南方網
【編者按】“十四五”時期是新發展階段的開局起步期,是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機遇期,也是加快建筑業轉型發展的關鍵期。
為充分展現廣東建筑領域的發展態勢,反映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南方網、粵學習客戶端策劃推出“粵住粵好”系列報道,具體聚焦造房、交付、物業服務等各個環節的亮點做法。
(資料圖片)
每天清晨,李鵬手里拎著測量機器人,趕往建筑工地。
李鵬是一名操控建筑機器人的工程師,目前任職于碧桂園博嘉拓公司,成為一名優秀的產業技師是他的夢想;位于清遠的保利碧桂園和府花園項目,就是他跟機器人一起“造夢”的天地。
近些年,在碧桂園各地樓盤工地,各種款式不一的機器人加入“建筑大軍”,它們有的揮舞機械臂進行布料,有的通過紅外線進行掃描測量,有的懸空作業,有的穿梭在樓道間……一幕幕新景象折射出建筑行業正在發生新變革。
李鵬手持平板電腦,在操作測量機器人
隨著建筑行業駛入智造新賽道,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產業技師活躍在建筑工地,他們走在機器人身旁,手持平板電腦,熟練地觸動屏幕,機器人收到信號后就開始“搬磚”;他們也成為機器人運作背后的“操盤手”。
新幫手:工地里面的“機器人工友”
今年是李鵬與建筑機器人打交道的第三個年頭。他探索建筑機器人世界的萌動,源于2019年偶然在網絡上看到碧桂園博智林建筑機器人嶄露頭角的場面;此前,他一直從事工業機器人集成應用工作,積累了一定的專業知識和行業認知,這進一步增強他對建筑機器人的好奇心,打開了他的新世界。于是,他往博智林公司投遞簡歷,最終如愿入職,認識一個個“機器人工友”,一路見證著建筑行業從建造到智造的轉變。
“趴”在外墻進行作業的噴涂機器人。
入職碧桂園后,他趕上外墻噴涂機器人的首次亮相,他看見它們“趴”在外墻上,難掩內心的激動。傳統人工高空作業危險系數高,而外墻噴涂機器人代替人工后,如蜘蛛俠般在外墻自如爬升,不僅噴涂效率可以達到人工作業的3至5倍,保障了安全性,還可以縮短了工期,提高了經濟效益。
取代“高、危、繁”的人工崗位的建筑機器人還有很多,傳統施工如打磨、粉刷等作業,粉塵多,容易引發塵肺病。有一次,李鵬走訪傳統施工現場發現,滿屋的粉塵彌漫,工人們的防塵面具以及護目鏡上,覆蓋了一層層厚厚的膩子粉。
室內噴涂機器人。
而隨著噴涂機器人、混凝土天花打磨機器人、混凝土內墻面打磨機器人的應用,解放“雙手”的同時,機器具備自動吸塵的功能,改善了施工作業環境,降低了環境污染,減少了粉塵對人體的傷害?!艾F在的作業比較環保!”油漆工人卯智評價起室內噴涂機器人這個“新幫手”,說出第一感受。
膩子打磨機器人正在進行作業。
記者了解到,打磨機器人非常適合于拼縫、溢漿、錯臺、爆點等缺陷的打磨作業,大大提升了打磨平整度、美觀度。它們能精準識別拼縫、爆點等缺陷,離不開測量機器人的“火眼金睛”。
測量機器人正在作業。
采訪當天,李鵬向記者演示了測量機器人的工作全過程;啟動測量機器人后,系統發出經過調制的1550nm的激光,通過在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兩個自由度的掃描,完成整個三維空間的點云構建,對戶內信息數據進行采集,包括天花板缺陷修補、陰陽角、方正性等等?!懊看尾杉坝嬎?0平方米的空間,所需要時間差不多在90秒左右,而兩個人用傳統量尺來測量至少需要1小時?!崩铢i告訴記者。
有著“微表情”的清潔機器人。
在樓道間穿梭的清潔機器人,是一款有著微表情的機器人。當它頭頂的紅燈閃爍時,它的雙眸也靈動起來,勤勤懇懇地進入掃地清潔模式,哪怕是小石頭也能拿下,為其他來往的機器人清掃垃圾障礙物。常常跟它插肩而過的搬運機器人,使用的頻率也相當高,座架上壘起一排排磚頭,循著既定的路線,平穩自如地走動。它們分工配合,發光發熱。
常年奔走在工地一線,李鵬對建筑工種的分工越來越熟悉,也越來越驚嘆機器人的智能與威力。布料機器人的長臂,給他留下很深的印象。智能隨動式布料機只需要在1名布料員的操控下,即可完成全部的混凝土布料作業;與傳統布料機相比,可減少2名操作工人,降低了勞動強度。
工地上,建筑機器人干得熱火朝天。博智林機器人通過BIM數字化、建筑機器人、新型建筑工業化等技術創新,在多個復雜的施工場景上成功實現多機協同施工,成為一道創新風景線;這些智造創新帶來的高效益,讓李鵬他們對建筑行業的創新發展更加充滿信心。
新賽道:建筑機器人衍生新型崗位
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機遇,創造了更廣闊的職業空間。建筑機器人的操作者——智能建造產業技師,作為一個新職業,應運而生。
墻磚鋪貼機器人正在進行作業。
李鵬的家人們知道李鵬日常工作跟建筑機器人“打交道”,十分好奇:“機器人怎么貼地磚?怎么貼才不會空鼓?我們家裝修能不能用得上?”他們發出一連串疑問與贊嘆之余,也對李鵬的職業前景充滿更多期待。
記者走訪碧桂園樓盤工地發現,不少剛畢業的00后加入這個隊伍,為建筑行業注入新血液,他們用所學的新技術為行業描繪新藍圖,“造”就美好未來。
隨著建筑產業加快智造升級,對技能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目前,廣東不少院校開設了智能建造技術專業或組建專業團隊,加強校企合作,深化產教融合,助力高質量人才培養以及行業創新發展?!拔覀儗Ξa業技師做系統性的指導以及培訓,來保證他們能夠熟練地去操作各類機器人,做到一人多機,更高效地去完成現場的作業任務?!鼻暹h保利碧桂園和府項目工程負責人鐘宇祺接受采訪說道。
據了解,博智林的智能建造產業技師培養體系主要面向4類學員:傳統工人、應屆畢業生、跨行業新人,以及客戶施工方。1990年出生的李鵬在行業積累了不少經驗,做事沉穩,心中始終牢記培訓時候的要求——懂工程管理、懂機器人操作、懂維護保養、懂邊角處理?!澳壳?,很多時候需要人機聯合施工,仍然需要多學習新知識,多沉淀!”李鵬特別補充說道。
看著一批批年輕產業技師進駐項目現場,鐘宇祺感受到行業的活力。
新熱點:智能建造成為建筑業發展的突破口
當前,建筑機器人應用成世界建筑行業關注的前沿熱點,可以解決傳統建筑行業用工荒、用工成本上升等問題,成為建筑行業創新的突破口。
今年1月,住建部《“十四五”建筑業發展規劃》明確加快智能建造與新型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完善智能建造政策和產業體系;夯實標準化和數字化基礎;推廣數字化協同設計;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打造建筑產業互聯網平臺;加快建筑機器人研發和應用;推廣綠色建造方式。
今年2月,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等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的實施意見》。實施意見指出,到2023年年末,全省培育不少于10家具有較強基礎研究能力和自主創新水平的龍頭骨干企業,智能建造示范項目30個以上;培育不少于3個建筑產業互聯網示范平臺,建筑產業互聯網建設初見成效。
建筑機器人生產車間。
博智林作為廣東推進智能建造技術落地的典型企業代表,其在研的建筑機器人近50款,適用于建筑全周期智能建造工序,包括混凝土施工及修整、砌磚抹灰、室內裝修裝飾、外墻高空噴涂、地庫裝修等等。一批批建筑機器人進駐佛山、廣州、汕頭等地,它們“秀肌肉”“亮實力”。
機器人全自動運料。
因作業環境惡劣、場景差異性大、施工面復雜多變,建筑機器人在核心零部件以及核心算法的要求方面與工業機器人等產品有很大差異。博智林在研發建筑機器之時,就專門針對核心技術模塊進行攻關,其中導航、視覺、多機調度等技術填補了建筑機器人領域的空白。
一直以來,碧桂園探索行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新路徑,推動行業加快智能化轉型升級,滿足社會實際需求。截至2022年6月,碧桂園博智林公司已有26款建筑機器人開啟商業化應用。早在2021年2月初,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關于同意開展智能建造試點的函》,確定全國7個項目開展智能建造試點工作,其中佛山順德鳳桐花園項目位列其中;這是博智林建筑機器人首個商業應用項目。博智林的建筑機器人還陸續參與外部單位的建設施工工作。廣州白云站是粵港澳大灣區重點交通基礎設施項目,也是全國首批試用智能化建造機器人的鐵路站房建設項目;智能隨動式布料機、地面整平機器人、地面抹平機器人及地庫抹光機器人等4款建筑機器人活躍在廣州白云站建設現場,高質量地完成了施工任務。
地庫抹光機器人在廣州白云站作業。
李鵬憧憬道:“隨著國家加大支持,中國建筑機器人市場將越來越廣闊?!碑a業變革時代,我們將可以看到更多款式的建筑機器人落地應用,實現產業創新夢,為美好生活“添磚加瓦”。
監制:楊誠鋼
統籌:喻孟
策劃/記者:楊智明
視頻腳本:楊智明 孫永樂(實習生)
拍攝/剪輯:李江銳
設計:汪婉瑩
標簽: 粵住粵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