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不僅僅是觀察者、更是思想者!專家為河北青年作家把脈開方
2022-10-24 09:27:55來源:河北日報
青年作家是文學隊伍的生力軍,是文學事業的未來和希望。近日,河北青年作家改稿活動通過網絡視頻會議的形式舉辦,來自《人民文學》《十月》《當代》《中國作家》《散文》《星星詩刊》《青年文學》等著名文學期刊的專家為河北文學院第十五屆簽約作家作品把脈開方。“作家不僅僅是觀察者,更應該是思想者。”專家們表示,河北青年作家創作風格鮮明,對復雜的現實生活有一定的把控能力,但仍需拓寬文學視野,不斷深入思考,呈現生活的張力,勇于嘗試有難度的寫作。
散文創作具有很大的開放性,這一特性帶來更多可能性的同時,也對寫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散文》主編汪惠仁看來,劉云芳和劉萌萌的散文創作具有很高的辨識度,在寫作中善于運用現實主義加現代主義的手法。劉萌萌《遙遠的親人》和劉云芳《輪椅如馬》,不約而同將目光聚焦親人的生活狀態、生命歷程,寫出了生活的本相、人性的深度,深刻反映出人與社會以及現實的關聯。而借用小說的敘事手法則是心盈散文《河南河北》的一大特色,汪惠仁認為,作品將故事的時間性和情感的空間性結合起來,呈現出跨文體寫作的特點。汪惠仁同時強調,作家在學習借鑒時,不僅要拓寬文學視野,更要根植于中國的土壤,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
現代化的快速發展使得詩歌的抒情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面對新形勢,提升詩人對新時代、新事物的把握能力顯得尤為重要?!缎切窃娍分骶廄弻W敏認為,好的詩歌應該在優秀傳統中尋找現代性的詩意。詩人孟醒石做到了這一點,他的詩歌開闊中有滄桑,能夠發現身邊的世界與人們情感之間的關系,實現了精神對日常生活的穿越和超拔。城市生活是詩人幽燕專注的審美領域。龔學敏評價說,幽燕善于選取日常慣見的物象,從瑣碎中提煉出詩意,對新問題、新變化具有較強的把握能力。
河北的小說創作得益于現實主義創作傳統的滋養,使得青年作家對現實生活具有較為敏銳的感知力。但寫作是一個不斷深入思考的過程,《青年文學》主編張菁在點評焦沖、云舒、雖然、李景澤等人的小說創作時,對他們提出了更多期待,希望他們在具有系統性學識教育和開闊視野的基礎上,能夠增加作品的復雜度,使人產生心靈上的碰撞。“有難度的寫作體現在探尋和發現自我、他者,逐步拓寬思維的界限;還體現在結構上的更多變化,以及語言上的詩性表達。文學語言不是單純的敘述,它背后呈現的是作者的觀念和認知。”張菁的觀點得到了《當代》副主編石一楓的認同,他提出寫作者對語言應抱有精益求精的態度,應跳出舒適區,避免使用過于單一的詞語表述。
“舉辦改稿活動是培養青年作家的重要舉措之一。我省青年作家雖然已經取得了一定的創作成績,但總體實力還不夠強,需要專家從不同側面給予意見和建議,助力他們更好前行。”省作協黨組書記、副主席王鳳表示,希望青年作家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用自己手中的筆把黨的聲音、人民的故事、時代的精神、社會的正氣寫好、寫出新意,努力打造更多精品力作。(肖 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