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屆上海教育博覽會舉行 數字化新場景備受關注
2022-10-12 10:52:25來源:文匯報
戴上VR(虛擬現實)眼鏡,就能去“元宇宙”上一堂化學實驗課?盧灣高級中學的高二學生,最近就有這樣的新奇體驗。
教育數字化轉型是上海城市數字化轉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上海深化教育綜合改革的重要載體。全息課堂、元宇宙實驗室、智慧平臺、“數字學生”……正在舉行的第19屆上海教育博覽會上,伴隨教育數字化轉型而落地的諸多新場景,倍受關注。數字賦能在給學校帶來一系列教學新變化的同時,也讓師生們從中收獲了不少新知識、新體驗。
“元宇宙”實驗課,讓學生“足不出戶”身臨其境
走進如今滬上的高中,化學實驗課“看點”十足,讓學生直呼過癮。
在盧灣高級中學一堂主題為“純堿工業”實驗課上,老師通過VR眼鏡的輔助,以虛擬現實的形態為學生呈現了生活中涉及到的純堿以及國內純堿的發展史;同時,通過AR(增強現實)形式,為學生生動詮釋聯合制堿法的全過程。學生還能通過5G現場連線,“足不出戶”來到工廠,感受純堿的制作過程。
作為上海市首個5G+智慧高中,盧灣高級中學在2020年打造了一間全息教室,配備了一整套專用的全息互動設備,為師生們提供遠程互動教學環境,廣泛應用于思政課、化學課、生物課、地理課等學科的創新課堂。學校還打造了一間元宇宙虛擬現實實驗室,以“煤化工”課為例,學生們不僅能全流程、沉浸式地體驗煤化工生產工藝,還能在不進行危險實驗的前提下身臨其境地完成“溴苯反應”實驗的學習。
短短兩年,學校已形成了一整套同時具備全息、AR、VR等多種形態,滿足各類教學需求的“元宇宙創課資源體系”。“我們希望通過和成熟的科技企業進行校企合作,讓高科技直接服務到教育教學場景之中,從而推動教育改革實踐,讓學生們真切感受到教育數字化轉型帶來的新成果。”盧灣高級中學校長何莉表示。
搭建智慧教育平臺,數據驅動個性化學習護航健康成長
教育數字化轉型項目的改革目標,是實現大規模因材施教和個性化學習。在教學實踐中,這一目標如何達成?
今年秋季新學期開學,上海交通大學附屬實驗小學的學生們,手中多了一支“閔曉數”智慧筆。語文課堂上,學生們手拿智慧筆在課堂配套練習冊上書寫,老師則能在教室大屏上清晰看到每位學生實時書寫的筆跡,包括書寫的筆畫、筆順及字形結構等,對學生的書寫習慣一目了然。而在數學課上,通過智慧筆平臺提供的數據,老師能迅速獲悉學生的作答結果。哪些學生思考時間不足?哪些學生尚未掌握知識點?借助這支智慧筆,老師能精準找到真正需要幫助的孩子,隨時跟進“補償性”學習指導。
2019年,閔行成功入選首批國家級“智慧教育示范區”創建區,除了深入各校的“閔曉數”智慧筆,閔行還在區域層面構建了區校兩級作業系統“閔智作業”。利用“閔智作業”的數據分析模型,學??梢詫崿F數據驅動的差異化教學、個性化學習、精準化教研和智能化服務。
在顓橋中學,通過“閔智作業”系統生成練習卷后,老師會在線發布給學生,學生完成后再拍照上傳至平臺,數據采集十分便捷。值得一提的是,“閔智作業”平臺上的每一份習題都會自動生成“出題分析”,除了試題總量、題型總量、預估完成時間等信息,“出題分析”還涵蓋題目難度分布、題型分布、每小題考查能力要求、難度系數等更多延伸信息。顓橋中學校長李衛軍坦言,有了這些關鍵數據,就能更好地指導教師編制出適合本校學生學情的校本作業和檢測練習,為課堂教學提質,為學生減負。
在本屆教博會的數字化轉型高峰論壇上,黃浦區盧灣一中心小學副校長徐繼紅介紹,通過最新的信息化技術,再結合教育學、心理學、生命科學、運動科學等多學科理論與實踐,“云學校”在對學生行為進行深入分析和細化的基礎上,可以完整地抽象出一個學生的信息全貌,由此構建出“數字學生”。通過“數字學生”畫像,老師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和讀懂每一個學生的身心狀態,幫助他們揚長避短、健康成長。